1958年9月6日,新华通讯社向世界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开。陵墓是一座地下宫殿,全部用大块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两层楼高、八十多公尺长。在后殿里放着三口一人多高的朱红色棺材,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都躺在里面。尸体已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这些锦缎时经三百余年,有的还金光闪闪。织锦品的发现,对了解和研究久已失传的明代特有的丝织技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0年过去了,当年开掘的种种神秘和不安,都湮没于如织的参观者喧嚣的人流中了……
40年过去了,当年围绕着发掘定陵的争论,也都在年复一年的参观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由衷惊叹的目光中,淡然消声了……
40年过去了,当年提议、参与发掘的前辈都已先后作古,唯一健在的发掘工作队队长赵其昌,也已年近古稀——回首当年,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面对学者针锋相对的不同意见,周总理作出了最终裁决:同意发掘
1955年10月4日,一份题为《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送到了当时任政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桌前。报告落款是中国文化界赫赫有名的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
消息传出,当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大惊。他们立即找到报告发起人之一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希望他收回提议:我国目前考古工作技术水平还难以承担这样大规模的发掘工作,文物的保存、复原方面的技术也不过关,这样庞大的发掘和保存,就连世界上技术先进的国家也会感到头痛……但对主管北京市文化教育工作的吴晗来说,他决心已下,难以改变:全国解放已经多年了,有老一辈专家,又有新一代大学生,从人力物力都有条件胜任这项巨大的工程。
双方争持不下,都把希望寄托在下最后决心者身上。5天之后,周总理最后裁决的消息传来:同意发掘。
当年12月初,在吴晗主持下成立了由6位发起人和夏鼐、郑振铎、王昆仑组成的“长陵发掘委员会”。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28岁的赵其昌担任发掘工作队队长。
在寒风呼号、雪花纷飞的凛冽中初探长陵,却一无所获。赵其昌又率队员踏遍十三陵,偶然的线索使发掘长陵的计划发生了变化,定陵玄宫重见天日便成定局
1955年的最后一天,在夏鼐的催促下,赵其昌率人冒雪从北京来到万寿山下十三陵这一昔日皇家圣地。然而3天下来,对长陵的初次勘探却毫无线索。吴晗、夏鼐、赵其昌协商后,决定扩大勘探调查范围。
1956年春,经过两个月的史料研究后,赵其昌又率工作队重上十三陵,进行全面的实地勘察和探访。发掘委员会的目光逐渐转向了定陵。
这一天,赵其昌率人来到定陵勘探。经过多时察看,有些疲倦的赵其昌在宝城城墙边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想要休息一下。就在此时,在他眼前不远处的红色高墙离地面3米多高的地方,露出了一个直径半米的圆洞。激动不已的他,立即叫来同伴搭起人梯察看究竟。城里的夏鼐闻讯后,立即驱车赶来亲自察看——这像是通往地下玄宫的入口。
就这样,最初发掘长陵的计划,就变成了定陵玄宫重见天日的结局。
1956年5月19日清晨7时,随着发掘工作队副队长白万玉一声令下,对中国皇陵第一次主动地运用考古学方法进行的科学发掘,正式动工。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与在定陵挖下第一锹土相距正好1年,1957年5月19日,经过1年的多次波折和艰苦发掘,定陵地下玄宫的入口金刚墙显露在发掘队员的面前——中国古代帝王神秘莫测的地下宫殿终于重见天日
1957年5月19日傍晚时分,工作队成员披挂整齐,下到探沟,将梯子搭上金刚墙……
10来盏汽灯吊在上面,照得人眼花缭乱。摄影、拍照、绘图、记录、测量、编号等各项工作的负责同志,都手执工具,整齐待命,现场一片将士出征前的紧张与肃静。
一声令下,站在梯子顶端的赵其昌便挥起特制铁铲,对准“圭”字形顶部的第一块城砖砖缝,轻轻地撬起来。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摄影机唰唰地不停转动,影片开始记录下这令人难忘的时刻。
因为砖缝之间没有灰浆粘合,赵其昌毫不费力地将48斤重的城砖撬开了一角。他把铁铲挂在梯子侧,两手抓住砖边向外慢慢抽动,宽厚的城砖终于全部从墙中抽出,忽然沟底大喊一声:“当心毒气!”
话音刚落,只听“扑”一声闷响,一股黑色浓雾从洞中喷射而出。紧接着又发出“哧哧”的怪叫,就像夜色中野兽的嘶叫,令人不寒而栗。赵其昌抱住城砖,就势趴在梯子上,低下头一动不动。
黑色的雾气伴着怪叫仍喷射不息,一股霉烂潮湿的气味在金刚墙前弥漫开来。雾气由黑变白,渐成缕缕轻烟,由沟底向上飘浮。人群被这股刺人的气味呛得阵阵咳嗽。
在现场指挥的夏鼐告诉大家:“这是地宫300多年积聚的腐烂发霉物质的气体,只要放出来,就可进入地宫了。”
砖一层层抽掉,洞越来越大。当抽到15层时,洞口已经两米多高。赵其昌戴好防毒面具,全副武装地扒住洞口,跳了下去。洞外的人只听“哗啦——扑”地一声,悬着的心咚地跳到嗓子眼儿。原来洞内靠北墙的地方,散乱地放着几根腐朽的木柱,赵其昌跳下去时,正好踩在这上面发出令洞外人心惊肉跳的响动。一场虚惊之后,又下去几个人,他们打着手电筒在漆黑死寂的洞穴内摸索着前行。赵其昌在回忆当时情形时说:“地宫里黑糊糊、雾茫茫。太寂静了,静得让人心里发慌、发毛、发懵、发怵,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怖与凄凉之感渗入骨髓。”
突然,有人发出一声惊呼:“地宫大门!”这声音死寂中响起一声炸雷,幽深的墓道里顷刻响起嗡嗡的回声。众人打个寒战,顺着电光的方向望去,只见两扇洁白如玉的巨大石门突兀而现,高高地矗立在面前。
“有暗箭,快趴下!”不知谁大喊一声,众人闻声也纷纷扑倒在地。
回音渐渐消失,仍无暗箭射来。大家慢慢起身,拿着电筒四处搜寻,光柱渐渐集中到中央。只见门上镶有两头怪兽的头颅,头颅下悬吊一个圆环。怪兽二目圆睁,正视前方。两头怪兽身旁,布满了圆形暗器……
在六道电光照射下,大家来到门前,终于看清了它的本来面目。原来这是用整块汉白玉做成的两扇石门,历经300多年仍洁白如雪。每扇大门雕刻着纵横九九八十一枚乳状门钉,两门相对处的门面上,雕有口衔着圆环的兽头,称为“铺首”,使石门显得格外庄严和威武。所谓“暗器”,正是这铺首和乳状门钉。
走向前轻轻推了下石门,不见任何响动。将手电光沿两厘米宽的门缝照过去,只见有一块石条把大门死死顶住,无论使出多大力气,都无法将门推开。大家伫立门前,心中都在发着同一感慨:“好一座神秘的巨门啊!”
又是一个未眠之夜。
发掘人员聚集在木板房,极度兴奋地探讨着地下玄宫内两扇石门的奥秘。门内有石条把两扇大门死死顶住,使外来的冲击力无法破门而入,这是肯定的。那么,这块石条是谁放进去的?放好后人又怎样出来的呢?难道是殉葬的妃嫔宫女,在入葬人员撤出玄宫后,她们在里面搬动石块把门顶住?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根据史料记载,殉葬的妃嫔宫女都是先被杀死之后,才和帝后的棺椁一起入葬。是否地下宫殿还有别的秘密通道,在帝后入葬完毕,让工匠用石头把门堵死,然后再从秘密通道出来?这一点也显然不合理。
过去一些陵墓发掘的资料为打开定陵地下玄宫之门提供了启示。从门缝看进去,石门之后可能是用一根石条顶住的。在两扇门关闭时,将石条倚于门后槽内;人走出后,石条随着石门的关闭慢慢倾斜;待石门完全关闭,石条也随之滑向两扇门的中央,于是石门得以完全顶死。这石条,就是所谓“自来石”。
原理已经弄清,就要设法挪开石条,开启大门。又不能让它完全倾倒摔坏,这就必须使用一种特制的工具。“拐钉”,顾名思义,一定是个带弯的东西……
人们找来一根小手指粗的钢筋,把顶端弯成半个口字形,像一个缺了半边的无底勺子。
10月5日上午,发掘队员进入地宫,准备用自制“钥匙”开启石门。
几支手电筒的光亮穿过深雾与黑暗,照在两扇石门的开缝处。钥匙插进门缝,渐渐向里延伸,石条一点点移动起来,直到完全直立才停止用力。
原以为这硕大的石门非有千斤之力不能开启,所以他们分成两组,列队两扇门前,只听一声大喊:“开!”队员们一齐用力,石门轰然而开。
当一线手电光对准门框上方时,只见无数条亮晶晶的锥形物体悬挂头顶,如同出鞘的宝剑,直冲地面。“门上有飞刀!”
“啊!”人们大吃一惊,门框上端,确有一排形同宝剑的东西悬挂着。雾气缭绕,灯光暗淡,看不清真实面目。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白万玉和赵其昌商定,先撤出墓道,待点燃汽灯后再行察看。
一盏汽灯照亮了地宫墓道。发掘人员站在门框一侧,抬头仰望,只见十几道形同宝剑的物体,原来是一种独特的石头。由于地宫封闭日久,宫中充满水气,门上方的青石在水气的浸蚀中碳酸钙逐渐溶解,随着水滴一点点流淌下来,日积月累,终于形成宝剑状的“钟乳石”。漆黑的幽暗之夜里,确像是一排倒悬的飞刀,令人发生种种遐想。
又是一场虚惊。
在打开这道石门后,发掘队员根据自来石模糊的题字的提示,又先后打开了6道石门,最后在玄宫后殿发现三个硕大无比的朱红色棺椁静静地排列在棺床上。里面分别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孝靖皇后与孝端皇后。
至此,可以说,定陵发掘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
定陵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使考古工作者掌握了众多的第一手资料,引起了海内外考古学界和炎黄子孙的关注。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文物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直至30多年后才完成有关发掘报告……
定陵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特别是明代的青花瓷和丝织品。但由于当时保存技术水平的限制,大批光彩艳丽的织锦品出土不久都变得像松树皮一样变硬、变脆、变色。
定陵发掘后,一时各地挖掘帝王陵墓成风。在郑振铎、夏鼐的建议下,国务院迅速下发了“停止对一切帝王陵墓发掘”的文件。1965年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再次向周总理提出发掘长陵。周总理则以一句“我对死人不感兴趣”否决了这个提议。
有关部门对万历皇帝的遗骸和头发鉴定后得出结论,万历生前体形上部为驼背,身长1.64米,血型为AB型。十年动乱中,保存在定陵博物馆的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狂热的“红卫兵”当作地主阶级头子在定陵门前广场示众批判后烧毁。
回忆起当年发掘过程,赵其昌感慨万千,不由想起老前辈夏鼐先生在定陵发掘三十年之后的遗憾:“如果现在挖,后果会好些,再推迟三十年也许更好。”